小孩饮食应注意哪些问题?——小儿系列(一)
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脾为后天之本,主运化,生气血”。饮食正确则脾健,脾健则病少。引自《小儿病源方论》:“养子若要无病,在乎摄养调和。吃热、吃软、吃少,则不病;吃冷、吃硬、吃多,则生病”。孩子饮食的六字总纲:吃热、吃软、吃少。

一、吃热

这包含三层意思:一是尽少给孩子吃低温食物;二是尽少给孩子吃生食;二是尽少给孩子吃寒性食物。

  • 尽少给孩子吃低温食物:人体内的温度恒定在37度左右,低温食物如酸奶、冷饮、冰激凌等进入胃里,脾胃不仅耗费热量把食物“捂热”,更因低温食物而处于不宜的低温状态,孩子脾胃功能嫩弱,容易受低温而损伤。
  • 尽少给孩子吃生食:受近代食物成份科学影响,很多家长坚信各式水果、新鲜蔬菜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维生素、稀有元素,认为熟食破坏了食物成份、消灭了维生素,甚至发展到以水果、沙拉为孩子的主食。其实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。“熟食”是人类进化的重要一步,是人类健康、聪明的保障。
  • 尽少给孩子吃寒性食物:受中医庸医影响,很多家长在孩子感冒时给孩子服用抗病毒口服液、蒲地黄、板蓝根等寒性药物,美其名曰:预防感冒、消炎、解毒、抗病毒,实则将中医与西医混为一谈,不分病之阴阳表里虚实寒热。又有家长,天气一热,就给孩子煲凉茶、鱼腥草、绿豆等清热解毒的食物。殊不知,中医最讲究“对证施治”,无热证而用寒性食物或药物,无异于服有毒之物,怎能不仅伤及孩子的脾胃?
二、吃软

软和硬是相对的,总体来说孩子吃的食物,要比成人吃的食物软且烂些,但不意味着从小到大都给孩子吃糊、喝粥。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习惯,不可囫囵吞枣、狼吞虎咽,确保食物进入脾胃的时候应是容易消化的状态。

三、吃少

让孩子少吃一些,切忌吃撑,这是家长最难做到的。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在《活幼心书》中提到:“四时欲得小儿安,常要三分饥与寒;但愿人皆依此法,自然诸疾不相干”。孩子吃到七分饱,不要吃到十分饱,确保下一顿前有饥饿感,就不容易有食积,不常得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