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自闭症——小儿系列(十一)

儿童自闭症是一组症状,主要表现为幼儿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障碍。儿童发病率为每万名儿童中四至十人,男女比例约为四比一。本文从中医的角度探讨儿童自闭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。

一、症状

儿童自闭症的主要症状及其对应的中医术语:

  • 闭户独处——与亲人不亲,孤独,目光闪烁,不喜热闹环境;
  • 神情淡漠——视而不见,目光涣散,语气冷漠,沉默寡言;
  • 恶闻人声——听而不闻,叫而不应;
  • 语迟——说话迟,词汇量少,口齿不清,说话困难,语言理解能力差、表达不正确;
  • 重言——鹦鹉学舌,重复言语;
  • 举止失常——行为或动作刻板,反复某些固定动作;偏执的生活习惯;依赖某物;玩耍或学习方式异常;动作不协调;自残自伤;兴趣狭窄,比如:对某一游戏的某一片断感兴趣,对某一玩具或玩具的某一部件感兴趣,甚至只对一段绳子感兴趣;

儿童自闭症的或有症状及其对应的中医术语:

  • 喜怒无常——不由自主的笑,易怒,无理取闹,大喊大叫,打人毁物;
  • 智力迟钝——据报告患儿约1/4智力正常,1/4轻度智力低下,1/2中重度智力低下;
  • 肌肤不仁——对疼痛不敏感;
  • 烦躁不安——多动;
  • 嗜食异物——异嗜症或称异食癖;
  • 睡后易醒——一夜觉醒多次;
  • 善恐——异常的恐惧表现。
二、病因病机
  • 或因父母气血虚弱、精血不足,或因孕母患病,或因孕母错服药物,或因孕母体弱,或因孕母食少、偏食,或因孕母过食生冷、瓜果、贪凉,或因难产、早产,以上皆致小儿禀赋不足、元气不充、生机不振、先天肾虚、脾胃虚弱,故而心气不和,肝气郁结;
  • 或因乳食哺养不节:过食生冷、瓜果、甘肥、坚燥之物,或暴饮暴食,或啼叫未已而急于哺乳,或断乳过早,或小儿久病体弱,或小儿病后失调,或小儿受惊吓失调,以上皆致小儿后天脾胃亏损,或精气不能上荣,或痰浊扰心,或肝气郁结。
三、辨证论治

依据《黄帝内经》可得知:心主神志、藏神、在志为喜、在体合脉、在窍为舌;肝主疏泄、藏魂、在志为怒、在体合筋、在窍为目;脾主运化、藏意、在志为思、在体合肌肉、在窍为口;肾藏精、藏志、在志为恐、主骨生髓、在窍为耳;脑为髓之海。对比儿童自闭症的主要及或有症状,可知患儿病证多与心、肝、脾、肾四脏及其相关之腑、经络有关。

  • 肾精不足证:患儿先天禀赋不足、或后天失养、或久病失治耗损,致肾精空虚,不能充养脑髓,脑髓、骨骼、齿、发、官窍失养,小儿生长发育迟缓,坐起、站立、行走、生齿、语言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,兼见囟门宽大,头项软弱,头型方大,目无神采,反应迟钝,夜卧不安,舌淡,苔少,脉沉细无力,指纹淡等症;
    • 因先天禀赋不足所致,预后不佳;
    • 因后天失养、或久病失治耗损所致,预后随病程增长而变差;
    • 治宜:益肾固本、益精填髓;
    • 参考方剂:八味肾气丸、六味地黄丸、左归丸、右归丸等加减;
  • 肝气郁结证:肝气不疏,气机阻滞,兼见精神抑郁,情绪不宁,沉默不语,善怒易哭,时时太息,胸胁胀闷,舌淡,苔薄白,脉弦等症;
    • 治宜:疏肝理气,养血安神;
    • 参考方剂:小柴胡汤、大柴胡汤、半夏厚朴汤、逍遥丸等加减;
  • 痰气郁结证:肝气郁结,脾失健运,痰浊内阻,蒙蔽神窍,兼见精神抑郁,表情淡漠,神志呆钝,胸闷叹息,多疑多虑,妄闻妄见,喜怒无常,或语无伦次,或喃喃独语,不思饮食,苔白腻,脉弦滑或弱等症;
    • 治宜:疏肝解郁,益气健脾,化痰醒神;
    • 参考方剂:半夏厚朴汤、顺气导痰汤、二陈汤、四七汤、温胆汤、控涎丹、三圣散等加减;
  • 痰瘀阻滞证: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,阻滞心经脑络,兼见失聪失语,反应迟钝,意识不清,动作不自主,或有吞咽困难,流涎,喉间痰鸣,或肌肤不仁,或关节强硬,肌肉软弱,舌胖有瘀斑瘀点,苔腻,脉沉涩或滑,指纹紫滞等症;
    • 治宜:益气健脾,活血化瘀,化痰醒神;
    • 参考方剂:半夏厚朴汤、顺气导痰汤、二陈汤、四七汤、温胆汤等加减;
  • 心脾两虚证:心脾阳气不足,脾失健运,生化乏源,心神失养,兼见语言发育迟缓,精神呆滞,智力低下,头发生长迟缓,神志恍惚,言语错乱,心悸易惊,善悲欲哭,肢体困乏,夜寐易醒,纳呆食少,面色苍白,舌淡,苔白,脉细弱等症;
    • 治宜:养心健脾,益气养血,解郁安神;
    • 参考方剂:炙甘草汤、小建中汤、甘麦大枣汤、人参归脾丸、养心汤、补中益气汤等加减;
  • 气阴两虚证:元气不足,阴精亏损,虚火上亢,上扰心神,兼见神志恍惚,自语善惊,心烦易怒,躁扰不寐,形瘦面红,口干,舌红,苔少或无苔,脉细数等症;
    • 治宜:益气健脾,滋阴降火,安神定志;
    • 参考方剂:竹叶石膏汤、生脉饮、炙甘草汤、知柏地黄丸等加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