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与消渴病——老年系列(七)

中医对消渴病的症状描述与西医对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描述极为相近,都以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消瘦为主要特征。

西医糖尿病

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(或)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,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。

随着研究的深入,西医将糖尿病分为多种类型:1型糖尿病、2型糖尿病、妊娠期糖尿病、特殊类型糖尿病、其他内分泌疾病所致糖尿病、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、感染所致糖尿病、不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等。

西医对糖尿病的研究可谓即深入又深奥,而对于糖尿病的治疗:目前无法治愈。

中医消渴病

消渴为中医病名,出自《黄帝内经素问·奇病论》,亦称作:痟渴、消瘅。以口渴、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形体消瘦为特征,且饮、食、尿均多于常人,或伴有尿浊、尿甜等症状。

消渴根据症状及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,可分为上、中、下三消:

  • 上消者,以烦渴多饮为主,小便清利、大便如常,多食、多尿有但不甚显著;
  • 中消者,以消谷善饥为主,形体消瘦、烦热便秘,多饮、多尿为次;
  • 下消者,以小便频数、量多而略稠为主,饮一溲一,口燥多饮、头晕目眩、腰膝酸软,久则面色黧黑、畏寒肢冷,多饮、多食症状较轻。
病因

消渴主要由于或饮食不节、或情志失调、或劳欲过度所致:

  • 饮食不节:长期过食肥甘,醇酒厚味,致脾胃运化失职,积热内蕴,化燥耗津,发为消渴;
  • 情志失调:长期情志不遂、抑郁愤怒、精神刺激,导致气机郁结,进而化火,消烁肺胃阴津,发为消渴;
  • 劳欲过度:素体阴虚,复因房室不节,劳欲过度,损耗阴精,导致阴虚火旺,上蒸肺、胃,发为消渴。
辨证
  • 上消·肺热津伤证:肺热内盛,耗伤津液,烦渴多饮,口干舌燥,尿频量多,或伴有大便干结、多食易饥,舌边尖红,苔薄黄,脉洪数等;
  • 上消·燥热伤肺证:燥热犯肺,耗伤气津,烦渴多饮,口干咽燥,多食易饥,小便量多,大便干结,舌红,苔薄黄,脉数等;
  • 中消·胃热炽盛:胃火内炽,胃热消谷,耗伤津液,多食易饥,形体消瘦,大便干燥,苔黄,脉滑实有力;
  • 中消·胃燥津伤证:津液耗损,胃失濡润,消谷善饥,胃脘嘈杂、痞闷,饥不欲食,口干口渴欲饮,大便干结,形体消瘦,舌干少津,苔黄,脉细等;
  • 中消·气阴两虚证:气阴亏虚,脾胃失养,口渴引饮,能食与便溏并见,或饮食减少,精神不振,四肢乏力,气短懒言,消瘦,舌淡红,苔白而干,脉弱等;
  • 中消·湿热中阻证:湿热中阻,运化失常,渴而多饮,多食善饥,或仅有饥饿感,脘腹痞闷,苔黄腻,脉濡缓等;
  • 下消·肾阴虚证:阴津亏虚,肾失所养,尿频尿多,混浊如脂膏,或尿甜,腰膝酸软,乏力,头晕目眩,耳鸣,视物模糊,口干唇燥,皮肤干燥,瘙痒,失眠心烦,舌红,苔少,脉细数等;
  • 下消·阴阳两虚证:阴液阳气俱虚,尿频,饮一溲一,色混如膏,面色黧黑,耳轮枯焦,眩晕耳鸣,神疲心悸,腰膝酸软,畏寒肢冷,五心烦热,消瘦显著,阳痿或月经不调,畏寒面浮,舌淡少津,苔白,脉沉细无力等;
  • 下消·气阴两虚证:元气不足,阴津亏损,口渴欲饮,能食易饥,尿频量多,神疲乏力,气短懒言,咽干口燥,小便短少,大便干结,舌红,苔少而干,脉沉细等;
  • 下消·津伤燥热证:燥热伤津耗液,尿频量多,烦渴引饮,口干舌燥,消谷善饥,身体渐瘦,大便秘结,四肢乏力,皮肤干燥,舌红而干,苔薄黄或苔少,脉滑数或弦细或细数等;
  • 下消·瘀血闭阻证:瘀血阻滞,气化失司,口干尿多,形体消瘦,面色晦暗,身体麻木或刺痛,入夜尤甚,或肌肤甲错,唇紫不华,舌暗或有瘀斑,苔薄白或少苔,脉沉涩等。
治法
  • 上消·肺热津伤证、燥热伤肺证:治宜:清热润肺,生津止渴;参考方剂:消渴方、麦门冬饮子、二冬汤、白虎加人参汤、止消润燥汤、五汁饮、等加减;
  • 中消·胃热炽盛、胃燥津伤证:治宜:清胃泻火,养阴增液;参考方剂:玉女煎、增液承气汤、黄连牛乳丸、兰香饮子、竹茹饮等加减;
  • 中消·气阴两虚证:治宜:益气健脾,生津止渴;参考方剂: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、三才大补丸、竹叶石膏汤、清凉饮、健固汤等加减;
  • 中消·湿热中阻证:治宜:清热祛湿,健脾行气;参考方剂:健脾丸、大黄黄连泻心汤、王氏连朴饮等加减;
  • 下消·肾阴虚证、气阴两虚证:治宜:滋阴固肾;参考方剂: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、杞菊地黄丸、左归饮、大补阴丸、秘元煎、固阴煎、五味枸杞饮、滋膵汤等加减;
  • 下消·阴阳两虚证:治宜:温阳滋肾固摄;参考方剂:金匮肾气丸、鹿茸丸、八味地黄丸、右归丸、秘元煎、固阴煎、滋膵饮、五味枸杞饮等加减;
  • 下消·津伤燥热证:治宜:滋阴润燥,清热固摄;参考方剂:清凉饮、黄连猪肚丸、活血润燥生津饮、当归润燥汤等加减;
  • 下消·瘀血闭阻证:治宜:活血祛瘀;参考方剂:代抵当汤、大黄蛰虫丸、血府逐瘀汤、少府逐瘀汤、桃仁汤、生化汤、犀黄丸等加减。
古人论述

《黄帝内经灵枢·五变》:“五脏皆柔弱者,善病消瘅。”

《黄帝内经灵枢·五变》:“怒则气上逆,胸中蓄积,血气逆留,臗皮充肌,血脉不行,转而为热,热则消肌肤,故为消瘅。”

《黄帝内经素问·奇病论篇》:“此肥美之所发也,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,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。”

《外台秘要·消中消渴肾消》篇引《古今录验》:“渴而饮水多,小便数,有脂,似麸片甜者,皆是消渴病也。”

《证治准绳·消瘅》:“渴而多饮为上消(经谓膈消);消谷善饥为中消(经谓消中);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(经谓肾消)。”

《千金要方·消渴》:“饮瞰无度,咀嚼鲊酱,不择酸咸,积年长夜,酣兴不懈,遂使三焦猛热,五脏干燥,木石犹且于枯,在人何能不渴?”

《丹溪心法·消渴》:“酒面无节酷嗜炙煿……于是炎火上薰,腑脏生热,燥热炽盛,津液干焦,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。”

《临证指南医案·三消》:“心境愁郁,内火自燃,乃消症大病。”

《备急千金要方·消渴》:“凡人生放恣者众,盛壮之时,不自慎惜,快情纵欲,极意房中,稍至年长,肾气虚竭……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。”

《外台秘要·消渴消中》:“房室过度,致令肾气虚耗故也,下焦生热,热则肾燥,肾燥则渴。”

《血证论·发渴》:“瘀血发渴者,以津液之生,其根出于肾水……有瘀血,则气为血阻,不得上升,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”

《临证指南医案·三消》:“三消一证,虽有上、中、下之分,其实不越阴亏阳亢,津涸热淫而已。”

《圣济总录·消渴门》:“消渴者……久不治,则经络壅涩,留于肌肉,变为痈疽。”

《河间六书·宣明论方·消渴总论》:消渴一证,“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”。

《儒门事亲·刘河间三消论》:“夫消渴者,多变聋盲、疮癣、痤疿之类”,“或蒸热虚汗,肺痿劳嗽”。

《医学心悟·三消》:“治上消者宜润其肺,兼清其胃”;“治中消者,宜清其胃,兼滋其肾”;“治下消者,宜滋其肾,兼补其肺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