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夜寐磨牙——小儿系列(九)

小儿睡眠时习惯性磨牙,上、下牙齿相互磨切,格格有声。又称:齿齘(xiè)、齘齿、啮齿、嘎齿、齿骱、齧(niè)齿。

小儿六岁至十三岁处于换牙期,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有磨牙现象。换牙期前的儿童、换牙期后的青少年、成人若常有磨牙现象发生,则属于一种病态。

病因论治
  • 或因内有蛔虫等寄生虫;
  • 治宜:驱虫安蛔;参考方剂:乌梅丸等加减;
  • 或因心胃火热,邪热客于牙车筋脉之间;
  • 治宜:清泻胃火;参考方剂:清胃散、黄连解毒汤等加减;
  • 或因血气亏虚,风邪客于牙车筋脉之间;
  • 治宜:益气养血;参考方剂:八珍汤、归脾汤加减;
  • 或因胃虚;
  • 治宜:益气和胃;参考方剂:四君子汤、升阳益胃汤等加减;
  • 或因瘟疫之邪犯肝胃二经;
  • 治宜:清瘟解毒;参考方剂:清瘟败毒饮、连花清瘟胶囊等加减。
古人论述

《兰台轨范》:“齿齘者,睡眠而齿相磨切也”

《指南续刻》:“咬牙者,胃热走络也。若咬牙而脉证皆衰者,胃虚无谷气内荣,虚则喜实也。”

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齘齿者,睡眠而相磨切也,此由血气虚,风邪客于牙车筋脉之间,故因睡眠气息喘而邪动,引其筋脉,故上下齿相磨切有声,谓之齘齿。”